为进一步完善五级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朋辈大学生群体自助、互助、助人的功能,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决定组织开展全国高校心理委员认证培训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2020级本科生各班级心理委员、研究生心理气象员,阳光使者团新成员,各个院系心理社团。(班干部、宿舍长可自愿参与)
二、培训内容与要求
1.在本学期内完成“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平台”上心理委员培训认证的课程内容,具体操作介绍参考《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平台注册与学习介绍》(附件1)。内容共包含14个大学生朋辈辅导专题,专题内容如下:
专题一: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和角色定位
专题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重要事件
专题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专题四:常见心理问题的症状及识别
专题五: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
专题六:心理委员的会谈技巧
专题七:学习问题的应对
专题八:恋爱问题的应对
专题九:如何面对宿舍关系
专题十: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问题
专题十一:情绪管理
专题十二:压力管理
专题十三:网络专题
专题十四:家庭关系的应对
2.在观看完每个专题后,需要完成专题测试,十四个专题都学习完成且完成测试后的最终累计得分达到85分以上,才算通过理论学习认证。
3.线上学习结束后,学员需撰写1000字以上学习心得,学校将为培训合格者颁发《中国海洋大学朋辈心理辅导培训证书》。
4.特别说明,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平台也为通过学习认证的学员提供认证证书,但需缴纳一定成本费,通过学员可以视自身情况自愿领取。
三、培训认证
1.学院组织学生参加线上培训,在学生完成培训之后,审核学生认证材料(测试总成绩截图或认证通过截图;1000字学习心得),两项材料审核通过后填写《心理委员认证培训通过名单》(见附件2)。
2.学院组织全体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学习心得分享与讨论会,对学习中的感受和存在的问题困惑进行讨论。
3.以学院为单位将《心理委员认证培训通过名单》与认证材料,学习心得分享与讨论会新闻宣传等材料于2020年12月30日前发至学校。
四、培训后续督导安排
完成此项认证培训后,学院指导相关学生开展朋辈助人实践工作,并对其在实践工作中的困难给予督导和支持:定期组织心理委员和宿舍长围绕助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案例讨论;指导心理委员、班干部、心理社团成员定期组织心理主题班会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