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2021年结构、合成和计算生物学博士后招聘
发布时间:2021-04-13
截止日期:详见正文
所属省份:北京
工作地点:北京
栏目分类:北京科研
招聘人数:5-10名
报名方式:电子邮件
需求学科(供参考):生物学化学药学“中药资源创新院士团队”诚聘结构、合成和计算生物学博士后5-10名
中药资源创新团队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优势学科为基础,开展中药资源前沿基础和开发应用研究。团队瞄准结构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国际前沿,引进杰出人才,组织创新研究团队,构建蛋白结构生物学平台
、化学生物学研究平台
、合成生物学平台
、药效活性筛选和靶点机制研究平台
,开展“名师+”博士后人才引进工作。
现面向海内外诚聘博士后5-10名,待遇30万起,科研启动经费近200万。热烈欢迎优秀青年人才加盟!
科研平台介绍-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
团队被遴选为科技部重点领域“中药资源创新团队”及“中药生态农业创新团队”。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
团队依托中药资源中心,为部局共建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系统整合搭建了中药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功能基因研究及合成生物学平台。目前已在丹参、雷公藤、穿心莲等重要中药的活性成分形成机制及其合成生物学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工作,在相关方向发表SCI论文50余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Molecular Plant、JACS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论文,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获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部分成果实现转化应用。
合作导师介绍-黄璐琦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中药协会会长,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科技部重点领域中药资源创新团队负责人,部局共建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国家中药材产业扶贫技术指导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曾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80余篇,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交流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获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入选“万人计划”第一批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
1.基础年薪30万元/人/年;
2.科研启动经费50万元;
3.提供博士后公寓;
4.提供五险一金、享受子女入学政策;
5.职称晋升:为符合我院高级职称申报条件的博士后提供绿色通道;
6.享事业编制、留京指标:综合测评优秀者留中国中医科学院不受名额限制。
团队支持鼓励申报其他科研项目
1.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每人两年60万元;
2.“香江学者计划”每人每年15万元人民币加15万元港币;
3.“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3万元;
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特别资助:15万元面上一等资助:8万元面上二等资助:5万元
招聘方向和岗位要求
1.结构生物学、计算生物学、计算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
2.全职博士后,申请人年龄不超过35周岁,即将或者近三年内获得的博士学位;
3.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科研潜质和综合能力,近5年内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篇以上;
4.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5.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协作意识、认真负责、可长期稳定工作。
应聘方式
申请材料: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2封推荐信(推荐信需由推荐人发至邮箱)
感兴趣者请将申请材料发送至:邮箱:3008981406@qq.com;
联系人:杨老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截止时间:2021年4月30日